复,而且很是耗费民力。那时的人们大多还没有掌握种植茶树的技术,所以其实茶叶的产量也非常低。如果要制作一斤的茶膏,至少要十斤的茶叶才能够熬制出来,所以普通的平民百姓根本就用不起茶膏。
那时一些小富之家若是家中存有有一些粗老的茶叶茶梗待客,是一件极为体面的事情。
及至两晋南北朝,制茶工艺渐渐普及,“煮茶”之术也逐渐流传,成为社会主流,茶叶才陡然普及开来,也在这个时候传入胡族部落。待到发现茶叶有消食之作用,立即成为那些个酋长王族们趋之若鹜的珍品,乃至于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
等到房俊的炒茶之术风行天下,清淡醇香的茶叶迅速风靡整个草原。
当然,这也仅只是在贵族之间流传,普通的牧民,绝对消费不起这等昂贵的奢侈品。
更重要的是,炒茶的产量依旧未能发生质的跃升,就连供应大唐内部都远远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卖给草原上的胡人?即便有商贾通过各种渠道弄来一些茶叶贩卖到草原上,亦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用量。
故而,在草原上,炒制的茶叶几乎成为与黄金一般贵重的东西,等闲人别说饮用,就连见都未见过……
下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