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老汤也不是虔诚的天主徒啊,来大明几十年已经被改造的和明人差不了多少。
“我是没法离开北京,不过我的义子潘学忠可以代替我去。”汤若望话锋一转道。
潘学忠,那个扫地的青年,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有什么本事啊?陈越心中很是失望。
“潘学忠跟了我十多年,他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学的很扎实,数年前也曾经跟着我造过大炮,对造炮的流程很熟悉。我会把我刚写的《火攻挈要》这本书让他带去,这本书里记录了我所有火器方面的知识。”看出了陈越所想,汤若望解释道。
陈越点点头,既然这老汤不愿离开北京,把他的义子潘学忠带去也行,只希望这潘学忠的本事有老汤说的那么好吧。
“孙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谋,其次交兵,其下攻城。陈大人,火炮对于战斗只是补充,并非决定性力量,要想一直取得胜利,您需要真正的人才啊。现在有一个大才就坐在你面前,你怎么不闻不问?”汤若望笑道。
坐在我面前的大才,难道指的是这王寅,陈越诧异想道。这王寅是周延儒的幕僚,周延儒这样的无能之辈,他手底下的人又能有多少本事?
“大才可不敢当,只是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