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本身自然不懂炼铁,不过军械司中有人懂,比如刘三等铁匠,比如潘学忠陈于阶。据潘学忠所说,安东尼立的这座高炉是欧洲常见的精炼炉,样式和大明的稍有不同。
高炉立起来用了五日时间,这期间安东尼又做出一些模具,距离陈越说的半月的准备时间已经到了,比赛便正式开始。
刘三带领几个手下,分成了三组,铁炉燃起熊熊的火焰,把铁料放入火中煅烧,然后开始锻打来。
手工打制枪管流程就是这样,先把铁块打成薄而均匀的铁片,然后把铁片卷在圆形的铁棍上,再把边缝焊接起来,整个过程需要用小锤一点点打击而成,需要无比的耐心和高超的技术,而且速度极慢,一个上好的铁匠,半月时间能打制一根枪管,速度已经不慢了。
当然,兵部下辖工坊的铁匠,因为待遇极差和上级的克扣,为了应付差事几日的时间打好一根枪管也是有的,不过那样的火铳根本无法使用。
而在平南军中,对火铳的质量要求极高,断然不允许出现炸镗这样的情况发生,军械司有规定,严把质量关,若是打制的火铳出现问题,会追究打制工匠的责任。而这次的比赛,不仅比打制火铳的速度,还比质量,刘三可不敢耍什么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