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而普通唐.军士卒闻15万高句丽援兵将至,非但没有胆怯,而且皆拔刀结旆(如燕尾的飘带),喜形于色。 可见唐.军对于自己的野战能力信心十足。
而高句丽方面显然被自己占绝对优势的数量所迷惑,开始将唐.军不放在眼里。当然高句丽军中不是没有明白人,当时就有叫高正义的对卢官柬言道:“吾闻中原大乱,英雄并起。秦王神武,所向无敌,遂平天下,南面为帝,北夷请服,西戎献款。今者倾国而至,猛将锐卒,悉萃于此,其锋不可当也。今为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骁雄,断其馈运,不过旬日,军粮必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此不战而取胜也。”这个计策恰恰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不希望高句丽军实行的计划。
但是在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的条件下反而避而不战,而且十五万大军拒险防守,物资的消耗更是惊人的,这样想要上下接受这样的计策显然是极其困难的,所以高句丽统帅高延寿当时就否决了这个计策,决定主动进攻,一举击破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