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行之事众人有目共睹,由他做皇上对赵国有利无害,更何况前朝乃至别国又不是没有禅让皇位的先例,此举可行;另一派则是坚决反对,认为赵国先祖打下来的江山怎可轻易易主,更直言认为薄中青打着护国的名声蛊惑了皇帝,抢占了皇位!
朝堂众人各执一词吵的激烈,反观民间相对来说但是和谐一些,作为百姓,他们最想要的不过世安稳富裕的过日子,至于谁当皇帝,这离他们太远,他们只觉得谁能给他们带来安稳日子那便给谁好了。
百姓对于这件事如此态度,同薄中青长久以来的所作所为是分不开的,先帝不务正业,全靠他一人顶着,所以民间才有传薄中青顶赵国半边天的说法,他名为丞相却早早的包揽了皇上应该做的,对于他的能力,百姓是看在眼里的,再加上上一次严家诬陷,薄中青被囚禁受了诸多苦楚,更让众人心中生起自责,现在即便心中可能有些别扭,也说不出过多苛责的话来,这样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臣与初出出茅庐,万事不知的皇帝,两厢一对比,高下立见,既然是百姓信得过的人,那么即便把皇位交给他又何妨?
在看别国,对于这件事情亦是十分重视,薄中青的大名九州皆知,对于他的愚忠也是有目共睹,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