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旨印的《大诰》有一个神奇的功能,朝廷几乎每家都发过一本,并许诺庶民:遇到官吏欺压百姓、冤案等情状,任何庶民都可以拿着这个册子当路引用,直达京师告御状,大明皇帝必为民做主(太祖认为他的子孙后代,和他一样大|权在握);关隘守卫、巡检等人不得阻拦。
明太祖非常痛恨欺压贫苦百姓、贪赃枉法的官僚,曾经因为一两银子就把一个官员剥皮填草了。县衙门外告诫贪官的浮雕、官府大堂外的御制石碑文字,无不在展现太祖的政|治理想。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早已不是严苛刑罚的时期,只剩那本《大诰》、依旧如宪法一般有充当告状路引的功能。
但即便新君继位,刑部也无法为连氏伸张正义;因为杨士奇被软禁之后,杨稷已经跑了。无须连氏伸冤,锦衣卫、三法司的人也在搜查杨稷。
那杨稷躲到了江西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又有杨士奇的一个好友庇护,锦衣卫查了三年都没查到。这回露出蛛丝马迹,纯粹是杨稷自己以为风声过了、跑到县城里典当东西。他一个过惯了好日子的纨绔子弟,估计忍受了三年粗茶淡饭的日子挺不容易的。
朝中闻讯杨稷被逮,立刻就有六科给事中、都察院的官员上书,细诉杨稷犯法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