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没有投资何来回报?”
盛庸在奏章里,描述了发现银矿的经过。
发现银矿非常简单,因为不是明军发现的。百余年前大内家、当地一些人就已找到银矿,并且在一座寺庙里还能查到记录;明军甚至发现了一条比较浅的旧矿坑。日本人没有大规模开采,首先是没有精炼的技术,其次是不清楚银矿的大小。
当然,朱高煦非常肯定、石见银山是巨大的银矿;否则,他不可能有印象,必定是非常出名的地方、才能在他脑海里留下记忆。
盛庸带着一干精通开矿的官吏和工匠到了地方后,很快就找到了至少两条不同的矿脉。有一条是铜银矿,有一条是硫银矿。大明各地的银矿很匮乏,大多银矿含银量也不高,官府照样找到、并进行了开采炼制;对于石见银矿那样的富矿,朝廷的已有技术,开采炼矿完全没有困难。
大事最难的过程,当然是明军牢固地占有石见银山。不仅发动了一场战争,而且进行了多次妥协谈判。如今得到了室町殿的承认,拉拢了大内氏,明军在石见国设立卫所堡垒,开矿才有了条件。
这份奏章经过通政司后,几个大臣估计已经知道内容了。朱高煦看罢,还是递给了他们传阅。
很快连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