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的时候甚至派人去颍川求援。
筹集粮食的办法有很多种,但归根到底,还要运到受害百姓的手中。运输无非两种:一种陆路,一种水路。陆路用车,水路用船。车载重小,用人多,但是能适应不同地形。船轻重大,用人少,但受限于地形。就在张昭犹豫不决的时候,张奋出现了,他拿出一张规划好的路线图,请张昭下令各地按图转运。
张昭开始没当回事,死马当作活马医,就按张奋说的去做了。结果发现,这个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网络运行得非常好,不仅相互之间干扰,也将沿途乡里的负担做到了基本均衡,没有出现某地负担极重,而其他地域地没负担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张奋设置了几个集结点,要求各县将粮食运到那里就行,不需要直接运到目的地,剩下的任务由他安排的船队负责。
他安排的船都是新船,载重多,操作简便,还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即使遇到小股盗贼都可以自保。
总而言之,张奋用他的聪明才智向张昭证了一点:做技术一样可以造福百姓,而且立竿见影,效果极快,不需要期年就能见效。在随后的春耕中,张奋主持的木学堂又拿出了几件新农具,尤其是改进后的犁,只用一头牛,一个人操控,解决了转向不便的缺点,效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