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是益州方略。你不会觉得这个问题也是不言自明吧?”
“不敢。”虞翻微微一笑,嘴上说不敢,眼神却没什么不敢的。“臣之所以说这么多,并非是说益州方略无足轻重,而是觉得不该就益州而益州,应将益州置于天下来考量。常言道,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明白天下形势,则攻与不攻,皆可进退自如。”他转头看向周瑜三人。“我想,周将军此刻再考虑益州方略,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觉,不知周将军对之前的方略可有修改之处?”
周瑜欠身施礼。“长史高屋建瓴,令人大开眼界,愚以为方略可大致保持不变,略作修改,以配合长史所建言之方略。”
虞翻撇撇嘴角。“将军不妨说得详细一些。”
“长史建言立都江东,有示弱天下,以便正名之意,然则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示强还是示弱当因时而变,不可偏废。愚以为立都江东示弱,陈兵南阳示强,朝廷果能明形势,为将军正名,则夺数县,略施惩戒,掩护襄阳。若朝廷不循天意,则直逼关中以耀兵威,示天下以形势。”
虞翻点头。“还有呢?”
周瑜有点犹豫,目光转身孙策。孙策笑道:“公瑾毋须顾虑,直言无妨。”
“喏。”周瑜躬身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