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写再多的文章,也无法掩盖这篇文章带来的耻辱。臣以为,当严禁此文,有敢读者,以名教罪人视之……”
荀彧忍不住笑了一声,孔融大怒,横眉冷目。“令君有何高见,不妨直言?”
“高见不敢当。”荀彧收起笑容,躬身施礼。“敢问少府,你读过此文了吗?”
“当然读过。”孔融随即意识到自己言语过激,有失妥贴,连忙又说道:“我虽读其文,却不附其议,正当鸣鼓而攻之。”
“这么说,少府将作雄文以声讨之?”
“当然。”
“那少府有没有想过,南阳有印书坊,其文将以千万计,数日间就能传遍关中,有水井处则可见其文。少府准备派多少人抄写文章,与其抗衡?彧为少府计,与其声讨,不如立刻作文,安排人抄写千份,散至各郡县乡亭,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你……”孔融脸涨得通红,却无言以对。荀彧说得对,南阳的文章一到,很快就能传遍整个关中,靠禁止是禁不住的,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去查禁。要想打笔仗,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可是他写文章容易,抄写千遍却不是一件易事。就算拨十个书吏给他抄写,每人抄写百篇,没有几天时间也是写不完的。当然,时间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