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原本北线,改走中路,驰援戚建尡。说起来戚建尡的压力是最大的。他走的是中路,原本受到的关照就多,加之还要顾及左右两翼,如此更是制约了他的发挥,说起来他擅长厮杀,眼下却要统帅大局,只是适应,没一会子都不成。可比起冯紫英和冯涌来,走中路的只能是他。也算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罢!
南安王爷回身看城头之上,眼见仇都尉手中频频摆动的旗子,便知谢鲸几人战术意图。如此忙招呼仇都尉下城坐镇中军,自己引亲卫去援冯紫英。虽是冯紫英的身手不错,可对战术意图的领会,却是不如那些人,即便比时常押运粮草的冯涌都不如,没办法,纸上得来终觉浅。尤其见阵,还是历练为先。如此南安王爷到了冯紫英身边,局势愈发明朗起来。
这么说打仗是不是太简单些个?其实哪里简单了,谢鲸,卫若兰,石玉等几路人马打的如此顺畅,完全得益于宝玉的几轮骑射。说起来这铁弓却是了得,射程远不说,偏偏精准度还高。当日宝玉和谢鲸营外论战之时,便想过靠铁弓卫来打野战,克制骑兵,谁想局势一步步演变到了今日这般呢。
先后骑射几轮,宝玉又力压几员裨将后,再一次冲锋,蘸金斧的中军都暴露在铁弓之下。心知不好的蘸金斧紧忙指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