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站之类的人造天体,都在海拔300公里以上,普遍都是在500~600公里的位置运行?
那是因为海拔100~300公里这一片区域,尽管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定义之中,是属于航天区域,但是由于这里的大气含量依旧是非常高(相对于外太空而言)。
这样一来,人造天体在这个区域里面运行,必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尽管这个空气阻力看起来非常小,但是一旦时间长起来,人造天体的高度肯定会不断的下降。
而人造天体的高度不断下降,就会越来越靠近地面,越靠近地面大气密度越大,只能产生恶性循环,最后堕下地面。
当然这个区域之中,也不是没有人尝试利用过,例如太阳国的航天机构,在去年(2017)发射的“燕子”超低轨道实验卫星,燕子卫星的运行高度就在180~250公里之间。
为了抵扣大气阻力,太阳人采用了离子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气体电离,然后用电磁力将带电离子加速后喷出,利用反作用力作为动力推进。
离子发动机一直各航天大国热衷研发的热门动力,被誉为未来宇航动力的主力,各个航天大国都在不断研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