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的地方多位于山区,平原还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旱的旱死,干旱地区多位于地形平坦的德干高原上,因此这块广袤的土地算是基本废了。
由于天竺的大多数地区降水少,干旱严重,因此一般只能实现一年一熟,还不如华北平原(两年三熟,部分地区一年两熟)。
更不如水热配合堪称完美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平原。
加上天竺位于热带,土壤肥力低,加之热带蒸发量大等因素,天竺的农业自然条件是比不上国内的。
它的优势无非是光热更多一些,已经不是充足了,而是过剩,这是要命的,这导致天竺每年旱灾都特别严重。
至于农业技术啥的基本上就是锦上添花,意思一下。
君不见太阳国、约翰家、犹大国的农业技术已经是全世界先进水平了,却仍然进口粮食和其它农作物。
辛巴德放下南亚次大陆的卫星云图,又拿起另外一份卫星拍摄的照片。
这是天竺的邻居小巴的。
尽管小巴今年同样是干旱严重,但是由于海水淡化工厂已经投入使用,现在他们可以利用海水淡化工厂的淡水来对抗旱情。
当然辛巴德的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