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才使得火器在明军大阵里体现不出来他自身的先进性,粗超的打制,低劣的瞄准性,非常容易炸膛,都让火统兵成为自身伤亡最高的兵种,缓慢的装填,天气的限制,更让火统兵成为鸡肋,但这不能阻挡火器在历史潮流里的发展和被重视,对于呼啸来去的蒙古鞑子的骑兵,面对凶悍无比的满清鞑子,火统在一击之后就是摆设就是烧火棍,但在攻城阵地战上,火统兵依旧是军队里最犀利的兵种。在这从容的好整以暇的发挥了他最大的威力。
三段式射击,在所有穿越文里都是穿越猪脚的发明,其实在明朝初期,在元朝末年的起义军中已经非常成熟,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我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就不止一次查看到这样的记载还有详细的图片)现在,郭伟权给黑虎军展示的就是在攻坚对阵里,官军火器的犀利。
一阵阵爆豆一样的射击过后,没等硝烟散去,第二排枪声再起,还没等黑虎军的兄弟抬起头观察动静,第三阵枪声再次轰然响起,那些想观察敌情的兄弟立刻就被纷飞的弹丸,炙热的铅子打中,一时间损失惨重。
无论是被炙热的铅子打中哪里,在接近液体的铅子打击下,那些兄弟们连哼一声的机会都没有,或者一头栽倒,或者骨断筋折再没了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