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一身傲骨,也可以叫做一身骄毛,都不是好答对的,他们讲究个良臣择木而栖,尤其是在乱世里的时候,更对明主要求更高,因为,只有明主才能在这乱世里活下去,并最终成事,让他们真正展现才华,才能真正实现他们治国安邦的理想。
而对于他们其实已经甘心愿意投靠的人,还是要百般拿捏的,以提高身价,而那些所谓明主更想借此机会,传播自己求贤若渴的德行,两下一拍即合,轰轰烈烈的做成了一个好秀。
这些例子,前有姜太公周文王,后有诸葛亮刘备等等,这都是拿捏出了名的大人物,当然,还有一个左宗棠,但这属于拿捏过头的人物,当初也拿捏,但是人家洪秀全没惯着他的脾气,没有三请四拜,爱来就来,爱走就走,结果这位大神一气之下投奔了满清,而且还专门跟洪秀全斗,为的就是——你当初看不起我,我这就让你见识我的能力,让你后悔万分,细想起来,也算是一种小肚鸡肠的报复。
斜着眼睛,吕世就看仰着脸沉迷于龙门吊那巨大震慑力里的赵梓,心中不由恶趣味的想,我那有茅屋工棚一间,是不是我先安排了你住下?然后我再三顾茅庐?然后听你一通隆中对般的空谈瞎说?
其实,现在的吕世对人才的渴望已经到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