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边是下一步的去留问题,也就是发展方向问题。
原本富庶的山西,经过众位替天行道的好汉一番闹腾,原本就绝收了夏粮,现在连秋粮也以无望,该征集募捐的富户,也已经被征集的成为了赤贫,该征募的义士,也早就征募殆尽,该打下来的县城都已经打下,该征集的也都已经收罗殆尽,剩下的山西大城虽然还有许多,但是,那些城池是靠拼人命拼不下来的,那面,面对已经吃干喝尽的山西,已经没有了任何发展潜力,剩下的,必须发挥义军的传统优势,在运动中求生存,在运动中求发展,这个倒是取得了大家一致同意。
然后就是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当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三十几家首领分成泾渭分明的三派。
第一派,是以更有效李自成为代表的南进派,就是要求带着大军,向河南进军。
原因无他,那就河南还没残破,日子也好凑合,在那里再发展一段,实力将更加强大,到那时候,中原腹心,任我等驰骋,可以奠定霸王之本。
第二派以张献忠为首,以号称曹操的罗汝才,为首,他们的建议是入河南,然后转道湖北,直接插进四川,打个根基出来。
他的原因是,自古四川便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