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的悲剧,有别人的原因,但更多是自己的原因。
刘庆入了学,刘娥继续刺绣,一年下来,手里有了三两的私房钱。
靠着她刺绣给家里的钱,刘家的生活还算不错。
刘娥觉得或许是因为她能给家里赚钱,如今她十六岁了,家里人也没提过要给她找个夫婿。
刘庆入学才一年,在学问上还没入门,不过认识些许字,穿着儒衫摇头晃脑念些句子,在大字不识一个的人面前充了读书人罢了。
但就算是这样,刘庆每年入学的花费也不少,平时用的笔墨纸砚,穿的衣服,买书也是一项大开销。
一本入门级的三字经就要花费八百文,这还是不能不花的钱。
而且刘庆入学迟,基础比别人差,要赶得上别人的进度,课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那么那些书就不能不买。
再一个刘庆已经是十四岁的大小伙子了,跟随同窗去文会增长见识或者去春游作诗,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时候身上不带个一两银子都说不过去。
一来二去,银子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不过是入学一年时间就已经花了十两。
刘庆要读出个名堂还遥遥无期呢,刘父一想到以后去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