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格物一段,原文“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其本意是说:《大学》教导人们根据对天地万物已知的知识和原理,不断地去进一步探究认识,直到彻底弄懂时,就可以内外明了,使自己内心的认知能力全部开发出来,进而达到知的极致。
以前学到这个的时候,刘锡命也是感叹连连,想想那些觉得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全是糟粕,恨不得一股脑全都扔掉换上白皮爸爸文化的那些人,你们连传统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听见别人几句瞎瘠薄扯淡,就去人云亦云,这样真的大丈夫吗?
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你祖宗也始终是你祖宗,别人玩的东西,你家祖宗早就玩过了。
不过现在众人都才学时文不久,基本上都是答非所问,破题不能破到点子上。
谢成周明显是对这些破题不满意的,脸色一下子不好看起来,顿了顿也不一一点评了,直接继续考较。
刘锡命苦苦思索一番,行礼答道:“学生破题为:因于道之无穷,故使人求之不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