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铁水后被引入到这个池子,然后工匠会用柳木棍搅拌,生铁就会变成熟铁,很大几率会炒出钢。”
马铖点点头,原来这就是古代说的炒钢法。其实在明朝中叶,中国就已经发明出炒钢法,不需要冷却再次加热即可生产出钢材来,降低了燃料消耗量并大幅增加了产量。
在《天工开物》里面描述的炒铁炉,实际上就是欧洲人在18世纪下半发明的搅炼炉。差别在于欧洲的搅炼炉,通常使用熟铁棒或者钢棒搅炼,以烧去生铁中的碳,最后得到低碳熟铁。
而中国使用柳木棍搅拌,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可以往生铁混入碳,或者说减低生铁去碳的速度。藉由这个步骤,熟练的炒铁手比较容易控制成份,可以直接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却高于熟铁的钢来,甚至有机会炒出中碳钢与高碳钢,此即称为炒钢。
不过这种技术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对这一锅出什么铁料完全没把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中国古代因为技术不够,炼钢炉温度不够,不管是炒钢或炒熟铁,炒出来的都是半固态糊状钢块、铁块,所以中国古代的钢材价格十分昂贵。
马铖看了看面前这个高炉,虽然这已经是明代炼铁技术的巅峰,但是在马铖这个外行眼中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