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怕是都得要暂时搁浅了。
“爷,我去乡学吧!我只想认些字,又不走科举这条路。”
乡学是几个村子合起来一起办的学堂,也算是小有名气。里面的先生是隔壁村的一位老秀才,在外地当过几年小官,现在老了,就想着落叶归根。
这一身学识也不想白白浪费了,就说服几个村子一起办了个学堂,给附近的孩子启启蒙,也算是回馈乡里了。
那些生活过得去的人家呢,都会把孩子送过去念一两年书,认识些字,出去了也能挑些轻快些的、待遇好些的活。
生活再富裕些的,志气也高一些,就把孩子送到镇学去,希望能考个功名什么的回来。
镇学的先生比乡学要厉害些,都各有所长,甚至有位告老还乡的太傅。相对来说环境也更好,理所当然的,那里的束脩也贵上不少。
经过一家人的商议,最终决定让苏玉青带着虎娃去乡学,其他三个都去镇学。
虎娃还小,让他就这么去镇学实在放心不下。乡学可以天天回家,还有苏玉青照应着。
要是他喜欢上学的话,在乡学磨砺两年再送到镇学去也来得及。
“爹,娘。我们真的要去上学了吗?我要去告诉狗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