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银子,我们二房已经有商哥儿了。几位堂兄与其在这里问我爹有多少银子,不如让我爹多活几年,多省一些田税最实惠!”
傅山长给别人挂田,通常一亩能收二三百钱的利钱,给亲戚挂的,则没一个要钱的。林家的不要,傅家的也一样不要。
闻言,傅大伯一家便把视线落在了说是七岁,实际还有三个月满六周岁的傅振商身上。那些不怀好意思的眼神,吓得傅振商缩在傅母身后。
侄儿很弱啊,傅家大伯母很是满意,专心对付眼前这个不省事的丫头,因道:“小羽十五了吧?和我娘家的侄子正般配——”
般配个球啊,你娘家侄子都二婚了好么!头一个媳妇已经挂了啊!怼大伯母的话,不用傅振羽,便是傅家最短视的傅母,轻轻开口,堵得傅家大伯母说不出话来。
“大嫂说迟了呢!中天书院的山长曾进士为他家独子求亲,我和夫婿还未拒绝。”
不拒绝是真,不准备应下也是真的。
傅家便是读书再糟糕的人,那也知道进士是个什么。连同傅大伯父在内,所有人露出货真价实的惊吓。四十年前,傅家不过同时出了两位举人,他们居住的村落便更名为傅家堂。从傅家开设学堂开始,傅家堂渐渐成了一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