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让他们满意,这样债就还了。第三,修行的机会来了,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修自轻他重菩提心、自他相换菩提心,希望自己能承担众生的病痛。通过这样的修法能消业积福,能还债,还能提高自己的修行层次,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懂这些道理,患了病就心慌意乱:“完了,怎么办啊?”这样又造业了。这是自己的因果,你不相信因果,就是邪知邪见。怕自己身上有东西,怕其他众生干扰,就去找人算命。算命的人说你身上有何种东西,命里有什么坎坷……这样,你对冤亲债主又增加了怨恨,又增加了恶业;为了营养去杀生,去吃一些不净的东西,又造了杀业。自认为很有福报,其不知“福所居兮祸所依”,新的一轮因果循环又开始了……”
年复说:“那这又牵扯到念经了,你说每次念经总有一句志心皈命礼,志心皈命礼,这句话是啥意思呀?”
萧天枢说:““至心皈命礼”,即道教经文的“宝诰”的开头第一句,是道教经文格式之一。按《玉皇本行经集合注》解释:“至心,乃诚恪不二之意,世本作‘志心’者非。”“志心”是心意坚决之意,而“至心”则有对仙真极为诚恳、一心不二的意思,故应作“至心”为宜。“至心皈命礼”即用最虔诚的心,对仙真皈命信服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