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不是很详细,甚至是有一些业余的步兵操典。
但在共和军当中,他看到的是燧发式,这种火器的射速,威力,以及战术特点更加的迅捷,灵活。甚至是,他们还有刺刀。这样的话,他们的战术变化就非常的大。火炮也不同,更加的轻便一些。张辽自然而然的就好奇,所以,很多情况下,他不断的进行各种各样的询问,问题看起来十分的古怪,但却是张良对火器使用的一种新的研究。
但周边的军官大部分把这种问题看成是神经质问题,因为很多问题,通过步兵训练操典,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但这对张辽来说,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样的地方了。比如,在一名中士的带领下,大约十二名士兵就可以形成两个基本的战斗群,而三个人基本上形成一个基本的小的战斗单位,他们竟然可以自行展开迂回包抄,甚至是主动进攻的任务,这太惊人了。因为这样的战术,官军低级军官都不敢这样做,但在共和军当中,中士只是士官当中的一种,而他们还不是军官,士官都有了积极进攻的主动精神,这大大的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这让他们感觉前所未有的不一样。所以,张辽询问的就更多了。他想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训练方式,能够带动基层官兵进行一种战术上的升级,或者是说,是一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