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得多,可能正像他自己在诗作中说过的”壮岁旌旗拥万夫,锦儋突骑渡江初",少年壮志,忠义双全。以弱冠之年召失地义士,可谓侠气; 以数十轻骑犯万人中军,可谓豪勇; 帅万余之众南渡回返,可谓卓异"这样一位儒侠的典范,长成于那样一个动荡的时空"再回首,都是人到中年,都是适逢乱世,给了英雄一个永恒的归宿,现实却没有给义士一个满意的结局。《神雕侠侣》中的郭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侠客的典范长成后的情怀与肝胆。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正是对这种侠客形象的最好诠释。在前面论证过的宗师级侠客的传承之下,这是一个更近于庙堂,更执着于天下的侠客典型[41]。
赵斌:一个人一生要做出多样选择,一个道德完人更是如此。郭靖在成长为一个传统伦理道德的完美范型的过程中,内心的纠结也是很多的。但喝着传统民间伦理的乳汁长大的郭靖,虽然愚笨,却能够始终固守着传统伦理道德原则,致使金庸先生对郭靖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获得很大成功[42]。
祝一勇:郭靖从头到尾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愚“,但内涵却逐渐发生变化。在性格方面由表面的有些呆、傻、蠢、木讷、不善机变逐渐演变到以不变应万变,实则是以”仁“为核心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