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恭喜不恭喜的。”褚咏羿笑道:“或许下次催稿,我就不用劳烦世子了。”
李绛薇听了,身体一僵,整个人都呆住了。
“我听世子说,你想要帮妹妹找书院或者书塾?是为了给她弄到学籍,好去科考?”
“妹妹有过这想法,不过......还没下定决心。民女想提前了解,将来写小说......或许也用得上......”
“愿意收女子的书院书塾不多。就算进了书院书塾,也不一定能拿到学籍。如果你的妹妹不能下定苦心,还是趁早放弃。若是真的想......”
禇咏羿摩挲着自己的下巴,“我倒是认识一位桓岳书塾的夫子。哪怕在闺阁后院长大,你也该听过桓岳书塾吧。”
李绛薇确实听过,然而却是在另一个时空。
恭朝建立不久,桓岳书塾便在桓岳山上修书院,广纳天下英才教学授课。书塾历经三百多年的岁月,长存到李绛薇成长的虞朝。
翻开恭朝以后的史书列传,多少大家曾就读于桓岳书塾?
三百年间,桓岳书塾一直是其中翘楚。
哪怕到了李绛薇所在的年代,更是众多名师名校艳羡的对象,也是众多有志学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