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馆的生意就特别好。
小酒馆看似简陋,但里头的小吃酒水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来小酒馆浅酌一杯的基本上都是翰林院的各色官员。
今日放衙后,新进翰林院的常益德与同僚数人如往常般进了小酒馆。
自打殿试点中状元郎后,今科一甲进士很快就进了翰林院任职。
常益德任从六品的修撰,同科榜眼和探花郎,则任正七品的编修。
还有几位二甲三甲进士,因为殿试考得好,被授予庶吉士的身份,同一甲进士一起在翰林院内学习,待考评后再各自授予官职。
说起翰林院,是朝廷最清贵的部门,是朝廷储才之地。
常言有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由此可见翰林院的地位。
“伯清兄,素闻扬州城有江南水乡之说,扬州女子各个温柔婉约,不知可是如此?”
一杯小酒下肚,几位新进翰林的今科进士放下在翰林院的严肃神情,轻松写意地闲聊起来。
问话的是今年的榜眼杨长卫,说起来他算是这一届最幸运的考生。
原本考了二甲第一,按着惯例需要参加朝试才有机会成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