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游戏吗?”苏同做出了可能性最高的试探。
“打啊,什么游戏都玩一点,比较擅长MMORPG?”聊天的基础就是不要把话说死,要让对方有话往下接。如果只回一个“打”就显得十分没有诚意。
苏同:“厉害,不过现在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火的端游吧。”
我:“嗯,我主要玩八年前的老游戏,《书名》听过没?”
苏同:“这怎么可能没听过,当年也是红极一时啊,我也玩过,不过好像挺难玩的,又花时间,后来就没玩了,你是高手么?”
我:“还行,以前打到过2800吧。”
苏同:“卧槽,高手啊。貌似3000以上就能打职业了吧。”
此刻的我并没有意识到,男生间不熟悉的时候是叫的名字,而熟悉以后,多半叫的绰号。而绰号的来源,往往需要一个契机,可能是你做过的某件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事情,也可能是对你这个人某样特征的总结,更可能是来源于你的名字。
比如苏同就属于第三种,后来被大家“书童”、“书童”地使唤,显得十分没有牌面。相比之下我的绰号就是因为这段对话被传扬开而后引发的蝴蝶效应所产生的。
“卧槽,2班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