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之引导与规范。
伦理观并无定规,然而,此时的学子即使有叛经逆道的心思,也绝不会在堂堂的国子监会考中写出来,除非不想要前程。
因此,此道题目的本意,考察的其实是学子的务虚能力,并非个人真正的伦理观念,而是对当前北魏道德伦理观的看法和礼部职责,可惜很多人并没有领悟,而是存粹从题目出发,当作一次命题作文来写。
论古与今,礼与修。
雷少轩写道:
……礼为行之范,古为今之基,修礼以适今,法古而不复古……
雷少轩之文,堂堂正正,四平八稳,几无瑕疵,当然全是虚的,然而,务虚不就是虚吗?
虚是什么?玄虚。
看一句话,怎么看怎么有道理,怎么解释都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玄而虚,四平八稳,绝不出错。
礼部官员,要得便是四平八稳,说话挑不出一点毛病的人。
文章写得十分漂亮,却一
句确切的实话都没有。
此为务虚能力。
第三道题目为国子监所出,考察的是学子修养,但是也不是本身的修养,而是对修养的看法,借此评价学子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