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都不实事求是,是不是把两个人的评语搞反了。虽然是落得马度的名字,可是这笔迹明显是的……老罗的!
今天老罗正好在书院,马度急匆匆的跑到办公室找到罗复仁,把两张评语直接拍在桌子上,“罗先生这评语是你写的?”
罗复仁头也不抬道:“没错,是我写的。可有效果吗?”
“效果好的不行!”马度奇怪的道:“我只是好奇您为什么想到这样的办法。”
罗复仁叹气道:“说来话长,老夫少年家贫,可是家父却期待着我能读书成才,带着我四处求告,好不容易进了一间私塾。可是老夫那时候顽劣不堪,根本不爱读书,就和你眼里的那些熊孩子一样,不招先生喜欢。
有一次家父有急事来学堂寻我,还顺便向先生打听我的学业,先生见家父衣着寒酸满面风霜不忍失言相告,只一味的在父亲面前夸赞我,让家父好生欢喜。回家的路上听着父亲的夸赞,老夫满心羞愧,不忍父亲失望这才发奋读书。”
马度也很羞愧,他明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可却没花多少的心思在学生身上,教学上也是填鸭式的教育,说起来还真不如在书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老罗。
老罗继续道:“将心比心,人和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