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商品有一块钱的利润,降了3毛钱,只有7毛钱的利润。
产量大了,7毛钱的利润也不少了,之前日常产量有1000斤,一斤赚1块钱,一天的利润有1000块。
现在日产能有5000斤,就是一斤赚7毛钱,也能有3500块钱的利润。
在八零年代,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做生意不能贪图一时,长久的发展才是硬道理,降价3毛钱才能和市场价格接轨。
再说,只要生意好,产量增加,利润也随之增长。
做生意,只要能卖出去,增加产量就简单多了,扩大生产规模就是了。
当然,降价对于中间商来说,那更是天大的好事儿。
陶金山一天来拉一次货,忙的不亦乐乎,听到宋晴天主动降价3毛钱,那简直是高兴疯了。
宋晴天又说:“以前的干脆面是散包装,都是按照斤数来卖的,现在规范了包装,又多了方便面,两种产品都是一样的重量,一样的价钱,降价后一斤2块钱,一个包装是75克,一个包装批发价顶3毛,能卖3毛5一包。”
方才说一斤降价3毛钱,这会儿成了一包利润5分钱。
陶金山一时间没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