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配房里间,我住那里。”
我和皮包儿对视一眼不置可否,老太太说村长是他儿子,村长确实私咪下一百块钱,这事儿除了我们仨人谁也不知道,这个说的通;可既然他这么孝顺,为什么吃饭没见老太太上桌儿,家里来客人了也没引荐下老娘。
我们确实没有注意那间不起眼的小房,当时被村子引荐见过他媳妇后,就忙着剥葱剥蒜、烧火做饭,谁也没留心这个我们以为放杂物的小配房。
老太太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干咳两声说道,“老婆子我今年八十九了,这村的村长是我最小的一个儿子。我一辈子都生活在这山洼洼里,我的儿子女儿们都一个个的走到了我的前头。”老人叹了口气,“谁成想我这把老骨头这么禁折腾,熬到最后就只剩下一个老儿子。但自打我进这家门,我就发现儿媳妇并不欢迎我,少给吃不给穿,我也知道我是将死之人,又何必给他们添那个麻烦呢。于是我就跟儿子说,把那东间里屋收拾出来给我住就行,吃穿不用你们伺候,做饭也别添我的碗筷了。于是我便每天躺在东屋里,也正好挨着厨房,饿了起来吃口剩饭,渴了就起来喝口凉水,挺好,挺好,互不打扰。”
我听皮包儿说过,皮包儿从小就是在一个缺少父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