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也不能例外。
欧阳修闻言,呵呵一笑,放下手里的茶盏,道:“癸未日,两府集议,已有结论了……”
他缓慢而有力的看着夏竦等人:“两府的结论就是:元昊不过是羌氐的酋长,一时侥幸趁中国之乱而起罢了,不必与这等小人纠缠,绝其关市、贸易,于沿边坚壁清野,禁绝任何商旅出入往来即可坐观其败!”
顿了顿,欧阳修补充道:“此寿国公德音所降两府文字,而两府宰臣皆以为然,集议而决,首相、枢使、参政、枢密副使尽押字并同签署后呈递官家御裁,由银台司用印,经中书省读黄、门下省行黄而定的成文!”
于是,每一个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大家都是大宋重臣,自然明白,欧阳修说的这番话蕴含的力量与严肃性。
两府集议,这是去年七月,官家下诏,经朝野认可的制度。
从此,本来互不统属,互不通气的正府与枢府就要对所有的军国之事一起负责。
这避免了出现前代两府宰臣们在三川口大败后互相甩锅的事情。
自那以后,举凡军国之事,必由两府集议而定。
而所有两府宰臣并同签署押字,更是将此事上升到了象征整个大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