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吏,实际上在现在根本没有文武之分。
只有高低贵贱之别。
京朝官最牛逼,特别是那些科举进士及第出生的京官。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得罪皇帝,他们的升迁之路,没有阻碍,一路可以坐火箭,只要在地方州郡表现的稍微出色一点,就可以和富弼啊范仲淹这样,四十岁前屁股就坐到台谏官的位置上或者正府、枢府的有司通判位置上,甚至和欧阳修一样,去编纂典籍,一放州郡,就知大洲!
范仲淹被贬,都只能贬他知越州!
其次是一般的京朝官,这些人就要受到磨勘制度的限制了,还有止碍法这柄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
每年都要考核,每个月都要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
然后就是州郡、节度军镇的判官、通判、推官、书记官等官员,他们在北宋有一个称呼——选人。
谁来选?
当然是皇帝、正府、枢府的大员。
怎么选?
看资序、看政绩、看关系、看人脉、看人品,看长相……还有运气。
像今年,选人们运气就显然爆棚了。
往年春拴,铨曹四选加起来恐怕也就两三百个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