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成都,并没有蓉城的别称,这个别称历史上是在五代十国后期才有的,此时的成都倒是有一个‘锦官城’的别称。
成都府是安史之乱后的称呼,唐初武德元年称为益州,天宝元年改称蜀郡。唐肃宗至德二年因蜀郡为唐玄宗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并称‘南京’,上元元年罢京号,但一直沿用成都府的称呼。
成都城不仅是成都县县衙所在地,同时也是成都府府城所在地,更是西川节度使驻地。不过在十几年前,成都城并没有什么防御工事只有子城和从城外流经的护城河(就是现成都府河),这恐怕让人很难想象。
不过这也很正常,成都的地理位置很好,位于蜀地腹地,四周皆为高山峡谷,外敌很难攻入,自然不需要花费在城防上。但这不代表蜀地就没有外敌,西边的吐蕃,南面的南诏,都是威胁。而且在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南诏入侵,在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卢耽和东川节度使颜庆的联合反击下,最后南诏兵败撤退。
此战之后,成都府便开始注重城防筑壅门城,挖战壕引水,分植鹿角,修筑营寨,加强战备。之后,虽然南诏数次袭扰边境,但朝廷也加强了西川和东川二地的军事实力,倒也没大的战事发生。
所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