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学工科的,又对造纸业没什么了解,哪里知道怎么改进造纸术。所以造纸直接排除!
玻璃,也一样,所以也剔除。
棉花倒是不错,而且在这个乱世也会很受欢迎,但是。但是西川地区虽然可以种植棉花,但是水热条件并不合适,而且周期长,所以只能先留着,等以后回到长安再说,关中要比西川地区合适。
贩卖私盐?虽然他知道荣州(今自贡)有井盐,可他一个亲王,去贩卖私盐也不太合适,而且私盐贩子的名声也不好听,此时占据长安的黄巢可就是个私盐贩子。
所以想来想去,李晔还是选择了炒茶和印刷术,这个虽然李晔只是知道理论,但还是知道,而且周期快,原材料丰富。
三川之地本就生产茶叶,而且唐朝境内、西边的吐蕃、南边的南诏都喜欢喝茶,有着较大的市场。
印刷术能有多赚钱,李晔还不好说,当然李晔说的是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此时早就产生了。雕版印刷术的好处显而易见,缺点也一抹多,不过活字印刷书的出现,倒是对推广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都说寒门难出贵子?在古代,因为印刷术和纸的价格,导致读书的成本很高,普通家庭很有少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