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当今朝廷无益。
所以臣想了之后,便觉得可以另辟蹊径,增设新科,依照陛下之意,开设相应科目。
若是科举考试只有一科,广大学子势必有些措手不及,惹出骚乱也是有可能的。而且科举重诗词、经义已经深入广大士子心中,若是突然取消,臣以为不妥。
正好进士科和明经科每年招收的人数较少,索性固定人数,然后增加秀才科招录人数。
除此之外,在秀才科中举者的官职任命上,陛下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给予优待。
长久以往,就可以潜移默化中改变天下士子的观点。”
李晔眼前一亮,李磎的建议到时给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他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么做。
“爱卿所言甚是,倒是朕有些着急了。不过爱卿的奏折中漏洞颇多,两天时间,两天后爱卿给朕拿出一个更详细的细则。”李晔笑着道。
李磎大喜,连忙道,“是,陛下。不知三科人数各几何?寒门和世家子弟比例几何?”
李晔多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对方还知道自己想限制比例,微笑道,“进士二十,明经三十,秀才一百,寒门与世家之比为二比三。”
二比三,意味着这次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