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能做到吏部侍郎,要么是真有才,要么是会趋炎附势。显然张钧不属于前者,而是属于后者。
张钧发迹,其实得感谢杨复恭,正因为投靠了这位才能起来。不过后来杨复恭失势(遭田令孜排挤贬为飞龙使时),他便投靠了田令孜。
后来田令孜失势后,他倒是没有转投到杨复恭麾下,不过也没投靠李晔。
在李晔和杨复恭共掌大权期间,张浚没有攻击杨复恭,于是乎在外人看来这位投靠了寿王,但其实不然。
也正是因为这样,张浚躲过了年初的大清洗,比他职位更高的韦昭度、孔纬都被贬职了,他却因为跟朱温关系‘好’,被提拔为吏部侍郎。
见吉王主动开口,张浚也不敢拒绝,连忙陪笑道,“殿下客气了,其实在下也知道的不多,科举是由礼部负责,吏部只负责后面的选试而已。不过在下倒也听到一些风声。”
若是说在场人谁对这次科举考试最了解,肯定是张浚这个吏部侍郎,在场虽然也有礼部的人,但属于边缘人物,哪有吏部侍郎张浚知道的多。
所以张浚这么一说,旁边本来没什么兴致的郑谷也不禁安静下来认真听着。
“张侍郎直接说吧,就别吊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