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着太阳温习着早课,如当年我家清风泽书院时的那般模样。
这些衣饰单薄破旧的孩童见到我们进来之后,都彬彬有礼的站了起来给我们鞠躬行礼。
早有四位大一点的少年,上前来牵走我们的马匹,拴在门前的枣林之中,然后又回头给每一匹马都添加了一大堆的草料。
待我们和老先生在院中枣木长案边坐定之后,早有几位古兰朵那般年龄的女娃为大家端上了热气腾腾的红枣沏茶。
“先生,听刚才那位阿叔讲,这些孩子都是你收养来的?”上官燕喜看着眼前这些忙碌中的孩子惊诧道。
但见他们衣衫破旧而素净,面目端庄而有神,个个有条不紊、颇有君子之风,明显不同于一般山地野民家的娃娃。
“是啊!当年我从清风泽辞馆归来,昔日家园已成蓬蒿矣!好在祖传的几百棵枣树已经成林,后坡的几陇薄地尚可养生,村中还有几户相熟的本家。”
辛老夫子说到这里呵呵笑道,抿了口枣茶,满脸的宽慰知足之色。
“于是我就用老爷赞助的银钱,在原来老宅的地基上盖起了这栋宅院。”
“后来呢?”我问道。
“后来一个人的日子太过孤单,我就去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