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一旦在马匹一侧展开,随着马匹速度递增,更能顺利割开皮囊、割伤对手,所以后来马刀代替长枪成为轻骑兵武器,而使用长枪的重骑兵越来越少。
中原缺马,步兵是主力,历来有列阵对敌的传统,阵列贵在同退同进,“勇者不得前,怯者不得后”,使用的统一规格的制式大枪(矛、戟)。长杆兵器在齐整、密集的阵列里采用轮击的方式不现实,长枪兵是步兵突击和固守的主力兵种。例如,戚继光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将领,他所创造的鸳鸯阵、三才阵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曾经创造杀敌数千,自损数人的光辉战绩。戚继光调任北方防御游牧民族后,他又创造性的发明了诸多火器,士兵人手一支,导致凶悍的北方游牧民族无人敢犯,出现了辖区无仗可打的局面。清末,火枪逐渐取代了以大枪为代表的冷兵器。大枪技艺在军队系统失去了存在的土壤,逐渐消亡。以至后来,中国需要向日本、苏联学习拼刺刀的技艺。兵枪讲究整体配合和武器之间的生克,士兵无需学习更多的技术,戚继光不许士兵学习单舞、花法,甚至认为士兵无需学习拳术,认为拳术无助于“大阵”。事实上,从戚家军在抗倭战争中优异表现可以证明他的观点在军事训练的立场是对的。
古代的单枪技术,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