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虞报仇,因燕国阎柔素有恩义,他们便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阎柔招集鲜卑、乌丸等兵马,共得汉兵、胡兵数万人,与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河之北,大败公孙瓒军,斩杀邹丹。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随鲜于辅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将麴义,合兵共十万攻打公孙瓒,在鲍丘大败公孙瓒,斩首二万余人。公孙瓒连战连败,只得退还易京固守不出,麴义等乘胜追击,包围易京。
公孙瓒死守易京,在易京内开置屯田。两军相持一年有余,麴义粮尽退兵,公孙瓒乘势出击,击败麴义,尽得其车马辎重。麴义自此被袁绍手下群臣排挤,从此韬光养晦。
麴义韬光养晦,暗中蓄养士卒,却不善隐忍。因自恃有功,常常骄傲放纵、令人察觉他心怀不轨。袁绍听郭图之言,召见他到治所邺城见面,将其当面斩杀,兼并了他的部众。有余部忠于麴义的,逃亡到并州、辽西,也被袁绍分兵扑灭。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麴义于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登场,袁绍、公孙瓒两军在磐河对峙,袁绍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自引马步军于后接应。公孙瓒遣大将严纲为先锋,鼓噪前来,麴义军乱箭齐发,麴义拍马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