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于扶余人另一个民族。百济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都城居拔城,也叫固麻城。此外还有五个别都,中间的叫古沙城,东面的叫得安城,南面的叫久知下城,西面的叫刀先城,北面的叫熊津城。
百济是夫余王尉仇台东汉后期在带方一带建立。东汉末年,百济统治下层的马韩部落,建立百济的是一部分东北的扶余人。扶余人入侵朝鲜半岛南部后构成上层,而与之语言文化完全不同的另一民族马韩,则是国家中的下层。
正史中,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括西朝鲜半岛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中国的辽西、河北北部。最北曾侵占到扶余国的鹿山。百济也是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中国和日本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后来,百济被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亡。灭亡后的三年里,百济曾展开过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但仍然以失败告终。
百济的构成民族有扶余人与土著民族的韩人,上流层为扶余人。随着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间,中国及倭的联系的加深,也逐渐吸收了新罗人、高句丽人、倭人和中国人。
百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养蚕、纺织等手工业也有发展。对外贸易较发达,不仅同高句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