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颇有功绩,被加封为高陵亭侯。曹纯英勇擅战,武艺高强,难得的是甚得人心,为人重纲纪,不失理智,好学问,敬爱学士,闻名天下。
曹纯十四岁丧父,与一母同胞的兄长曹仁分家居住,后继承了其父的家业,颇为殷富,家中僮仆、宾客有上百人之多,但曹纯年纪轻轻便能以纲纪持家,督御仆从,管理偌大家业而不失条理,因此乡里人都认为其很有才干。曹纯崇尚学问,尊敬学问渊博的儒士,因此很多儒士都来投靠他,使曹纯的名声为远近所称颂。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曹纯年未弱冠即进入朝廷担任黄门侍郎,年仅十八岁。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祸乱京师,曹操逃到陈留,二十岁的曹纯跟随曹操到襄邑募兵,从此开始了追随曹操征战的戎马生涯。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纯以议郎的身份作为司空曹操的参军,曹操以袁谭负约为名,率军进攻袁谭据守的南皮城,此役曹纯督帅虎豹骑跟随作战。袁谭不愿坐以待毙,遂出兵迎敌,曹军接战后伤亡甚多,损失很大,因此曹操意图暂缓进攻。曹纯劝道“今日我方千里奔袭以趋敌,如果不能彻底消灭敌人而就匆匆退兵的话,必然会折损军威;况且我们已经孤军深入,难以持久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