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后来,强大的吐蕃之主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成就了一段佳话。盛唐时期,边疆地区的部落民族在一定程度上被一种复杂的契约和协定体系带上了中国的政治轨道,通过这一体系,他们被纳入一种间接统治的制度中,在这一制度下,他们的酋长受到唐朝政府“羁縻”制的任命,被赐予封号、官爵、品级和俸禄,根据民族习惯来统治他们的人民。
这种赐予他们中国封号的等级制度,是在用中国的官制对的部落组织结构的正式认定。它能稳定地持续下去,不论是对那些部落酋长还是对唐朝政府说来,同样都是一种既得利益。这些部落酋长们还不时被赐予新的封号,并得到礼物和钱财以确保他们继续效忠,大家都感觉到了唐太宗口中的平等。
中国史学家传统上经常把匈奴、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等描述为闯入中国领土的“外人”。然而,这实在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中国北方从来就不存在一条连续不断的防御线或经过划定的边界,倒是有一串设防的边疆州和县,战略要地筑有少量要塞,一些屯田、军马场、烽火台和警戒哨所散布在各处。这是一个纵深防御体系,其中坚力量由并州、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