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而且对方也愿意送货,分散太开,买得数量不多,人家就不愿意送。
于是她就又找了机会和那家店的老板娘谈了一次,才真正把价格谈妥。
除了作料,她还看了一些必要工具,比如大大小小的煤炉子,还有一些汤锅、蒸锅、炒锅等等,而且都得是大中号的。
更不要说什么碗筷、汤勺、菜碟,样样都不可少。
供销社的商场里这些厨具虽然样样俱全,但价格都挺贵,而且还不能讲价,所以她完全没有考虑,都是闲着没事在农贸市场和老集市街上问的那些小杂货店,然后事后把价格记下来。
毕竟在店里当场记价格却不买的话,有商业间谍的嫌疑,虽然那时候人们对这些不是很敏感,但店主人肯定不会高兴。
她也就把一些主要东西的价格问了,然后再说回去告诉大人,一般的店家也不会多说什么。
还有就是烧火的煤炭了,这时候的早餐店都是用蜂窝煤或者煤球,就算是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也都是这样,直到十年后,才渐渐有了新式的电炉和煤气炉。
对于蜂窝煤,这时候不仅外面的早餐店,许多人家里也都会用,除了烧水做饭,冬天还可以烤火。
赵清雨的家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