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放枪,根本没有准头,像今天这样,除了开始的两次,后面每一回声音响起,一枪就必定放倒一个,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而在他们的对面,对于此刻正负手立在张兴化身旁的朱大钊看来,这样的成绩还不够好。毕竟即便和十九世纪相比,此刻少年手中的步枪也是经过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再往后两百年,称呼一声军国利器都不为过。
火药使用了纸包定装,铅弹经过了特殊的设计,弹头的螺纹和动物油脂可以保障推弹杆轻松的将子弹送入枪膛,而不至于动用到木锤帮忙,即便在十九世纪中叶此枪刚刚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崭露头角时,也是没有的。
照着原本设计的设想,两分钟一发都嫌太慢,应该能到每分钟两发左右才算合格,但这少年的枪法着实是准,他的每一个战果,都在望远镜中被朱大钊一一确认,即便让朱大钊自己来,在这个距离上用肉眼观瞄要做到弹无虚发也不一定能够保证。
缺的只是一些历练罢了,朱大钊心头这样想着。
…………
不时响起的枪声成为最好的佐餐调剂,除了鸟叫,在这南国偏僻的原野实在听不到更多的响动,就连西面的都东河也只是在静静流淌,让穿越者们闲得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