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题目在江南那样科考繁盛的地方颇多,还是因为文风鼎盛的缘故难免多有题目重复。这贵州的科试倒是截搭得极少,除去了这些运气成份的干扰之外,寻常的科举其实也不算是多么可怕,贵阳的举人几乎就在几家大族中产生,倒也不是跋扈,实在是文气也就聚在这么几家身上。
这一回从重庆回来,王星平已是哪里都不准备再去,只想着好生经营家中产业然后等着孝期一过便去参加科考好歹博个功名,见过了当官的好处,无论是有心仕途还是为了在这一世有个出头,都需要有一纸官凭做个倚仗。本来也有人劝他守孝一年就可以勉强参考,贵州的资格审核其实并没想象中的严苛,民间也多有只守一年便出孝的,但王星平自己倒觉得无所谓,反正年纪还小,何苦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
时间过得很快,虽然才过刚过了立冬没几日,但北城外的各处工地也已经动了起来,从周围山上开采的石料陆续运往了几处规划为城门的所在进行切削打磨了,虽是石城,这史料却都要做成条砖样式才好堆砌。
王星平虽名督工,但实际的事务还是收下人尤其是丁得水几个在做,他平日要用心于学业白天能够抽空的时间自然不多。
好在现在身边已经逐渐聚起了一帮朋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