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标铜 > 飞龙之章 第四十章 诗酒席催向京都(二)
主要产地,其地更是盛产暑袜,因之也成了商贸繁盛之地。此处地理位置优越,更是长江与杭州湾之间的通衢之所,而顾子明让他去的上海县隔着华亭还有不少距离,相对也不太引人注目。未来工业化的倾销,纺织与棉布是跑不开的一项,自然要早早布局,而且此地海路通达,无论是来自两京还是日本的消息都能很快汇拢,前期就算只是作为情报据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选择上海还有一个原因顾子明没有给胡八荣交底,那就是此地的‘群众基础’甚好。

    此地民间商业气氛浓厚,故而升斗小民也敢与巨室大宦叫板,万历四十三年,闲居在家的翰林董其昌之子董祖和、董祖常因佃田之事强占民女,后董氏又因监考与人生出龃龉。结果第二年春天便有被揭帖与说书人煽动起来的乡民围攻董府,董府和董家别业书楼全被付之一炬,时人谓之‘民抄董宦’。事后董其昌在苏州、镇江等地避难了半年多,据说是去年才堪堪回去的。此事的是否曲直先不去管,单说董其昌好歹还是太子师,若是换在贵州绝对是说话都要抖三抖的人物,毕竟就算王星平这个小小千户也有足够的官威,但在江南情况却并非如此。

    说来这经济自由带来的变化果然非一般穷乡僻壤可比,不过这对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