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刘大悟极大的宣传空间,留在这里的本地人只要没有参与对抗伏波军的敌对行动,则被毁的房舍田宅都能得到大宋的补偿,这一德政让元老院的声望迅速在城中高涨。
刘大悟的身侧跟随着的除了卫兵还有一位精瘦中年,黑黑瘦瘦眯缝着眼,若不是那缕胡子看着都活像个土人。此人却不过二十来岁的样子,正是这椰城基建的承包商人杨昆,看得出来刘大悟对他的工作颇为满意。
他话中满是欣慰,“进度不错,城壕和运河端午节前就能完工了吧?”
杨昆赶紧躬身回道:“都是首长的激励法子好用,不过是多了三成的工钱,工期就快了一倍,小人着实佩服。”
椰城这里缺人,更缺工匠,有技术能够筑城的除了华人再无别家。荷兰人去年加固商馆就是找的杨昆,后来他又帮着伏波军改造堡垒,更是轻车熟路。
刘大悟不会愿意让宝贵的军力用来筑城,这份苦差事自然便落在了杨昆身上,为了拿到这单生意他可还帮着伏波军带了一回路,算是交足了投名状。
按照刘大悟交给的进度公示和奖励办法,这些杨昆的同乡果然入巷。荷兰人给中国工匠开出的工价是每天一盾,英国人给到12便士,无论如何大致都在三干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