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四月,已是草长莺飞的时节,又是小半年的时光匆匆而过。
小半年的时间足够让元老院将领内治理得更为稳固,也足够四国的铜山开始出产,就连台湾的开拓团都已经站稳了脚跟。
台湾南面的打狗港如今也有了一个更为顺耳的名字——高雄。
高雄城的驻军一直向北将堡寨修到了八掌溪北面的蚊港,在一处被汉人海商称作布袋嘴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大盐场,所产精盐全部用于与当地土人部族贸易,有这硬通货开道台湾开拓团很快便与附近的麻豆、新港和目加溜湾三社拉近了关系。如此一来在台湾西南方向上以北方三社和南面小淡水以东的五社(注:从南到北为大泽矶社、阿猴林社、下淡水社、力力社、放索社)为界便形成了元老院控制下的一个小小经济带,伏波军的随军医疗队在那里驱灭蚊虫施医赠药很得人心,而在台湾岛最北端小琉球的鸡笼山还有一处数十伏波军规模驻守的中转港口用于接应来自日本的铜矿,也已经建成了紧固堡垒。
三亚那边听说更是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黎母山中,黎民部族也组建起了数个团练,虽然三亚的驻军规模没有明显扩大,但黎人民兵倒是多了不少,与琼州北面和大陆上的商贸往来也更为密切。而在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