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七年(西元1579年)举应天府武乡试第四名,被用为昌平千总。之后的几十年中,沈老爷除了丁忧赋闲的时间之外,几乎都在各处军镇之间辗转。
从蓟镇到辽东,从福建到浙江再回福建,中间还曾差点踏上援朝战场。敌人也从蒙古人换成了关外的女真,再是倭寇与红毛夷。
可以说沈老爷的一生就是奋斗在大明抵御外辱最前线的一生,虽然他本人淡泊名利,更因为人太过正派仕途也比同袍们坎坷,到如今靠着那些远多于同侪的实打实军功也不过才堪堪做到福建的水标参将一职,稍换个油滑点的恐怕早都是正印的一镇总兵了。
但沈老爷的经历也因之不凡,看重他的人同样不少。
沈寿峣幼时便听家中长辈提起过父亲昔日的一些轶事。
当年父亲因为在蓟镇与朵颜部作战以少胜多一战成名,之后以功被选为辽镇火器教练。在辽东平叶赫部叛乱,他当先陷阵,连续两次立下大功,但事后论功他却将之让与了一同出生入死的袍泽。之后在福建防倭,驻地要从浯屿(注:金门)移防石湖,当地百姓因思‘兵害恐其无已’反对在石湖筑城,只因为听说是父亲管军,念其治军严整,又曾为民请命减免苛税,这才再没说过二话。